基本介绍:管理与信息学院位于美丽的曹娥江畔,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其源于2010年创建的人文与信息系。现有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文秘(建筑文秘与管理)、现代文秘(工程档案智慧管理)、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等多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规模1400余人。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管理和信息类专业多年积淀优势,致力于为现代智慧城市管理及建筑行业精益管理培养“德能正其身、技能胜其位、言能展其才、书能成其文、艺能添其彩”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全体教师均有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行业工作经验和国内外培训经历。智慧城市管理技术教师团队获校级创新团队称号,成果突出,团队带头人吴坚教授是省内智慧城管行业知名专家。该团队组织编制《浙江省智慧城管建设导则》等规范方案50多个,得到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高度肯定,立项工信部国产工业软件(CAX)产教融合创新工作站1项;教师主编并立项浙江省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1本。数智管理团队带头人张立博士兼任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理事,参与国家科研课题,出版专著1本,论文多篇。团队成员已获省级标准1项,指导学生竞赛并获多项奖项,团队成员专业背景涵盖多个领域,注重跨学科交叉协作,多年来耕耘在智慧管理领域研究和教学创新。
学院以“进”字为先,持续提质培优强师资。学院以教学能力大赛作为教改的重要引擎,不断推进师资全面提升工程。在2023年度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由吴坚、龚莲婷、陈佳等10余位教师组成的教学竞赛团队不断突破进取并取得省级一、二、三等奖的佳绩,引领学院全体教师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学院以“融”字为要,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学院在2023年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安恒数字安全产业学院,以“技术+管理”融通育人模式,联合培养数字安全产业人才。同时,各专业注重校企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共育、共建、共管、共享”综合性实训基地和专业融合型实训基地,与浙江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等单位共建浙江省智慧城管行业联合学院,与建筑行业代表企业联合成立现代文秘专业“1+X”联盟,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模式。
学院以“创”字为果,立“管信能匠”文化品牌。学院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纽带作用,为学生施展专业技能、展示团队风貌提供广阔平台,形成激发高素质人才奋进、高水平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与沃土。通过策划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将活动与课程教学、职业指导相结合,借助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以及上虞地方平台,实现人尽其才。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0余个,省级奖项10余个,硕果盈枝。让学生学有所长的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特色为抓手的“管信能匠”校园文化品牌。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2人(含博士在读1人),副高职称教师4人,骨干教师25人,双师素质教师34人,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2人。
校企合作订单班:
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设现场工程师班。
人才培养成就:
2024年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力资源服务赛项金牌第一名
2024年荣获创青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丽水青田县专项赛-金奖
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年金奖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第三届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赛项总决赛二等奖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数字艺术界面设计赛(二等奖)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数字艺术界面设计赛(三等奖)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新媒体文创开发与应用赛项三等奖
2024年第六届码蹄杯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职业院校赛道国赛银奖
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竞赛技能赛一等奖
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力资源服务赛项一等奖
现代文秘(建筑文秘与管理)
专业特色:全省唯一建筑文秘专业,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筑+文秘,专业有特色;工学相结合,教学有特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开设文秘专业课程同时开设建筑CAD、工程档案等相关系列课程,通过凸显建筑与文秘双线特色,建立工学交替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建设行业相关企业管理、服务、生产、建设等领域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秘书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档案管理、秘书写作、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办公自动化、建筑应用文、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演讲与口才、建筑CAD、秘书礼仪实务等。
就业前景:通过三年学习,专业学生可从事现代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建设相关行业企业的招投标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会务组织与接待、文书写作、辅助决策等工作,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领先,岗位平均薪酬处于同类专业的较高水平。
师资团队:团队以博士为带头人,成员学历在硕士及以上,涵盖管理学、汉语言文学、土木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团队注重跨学科交叉与团队协作,致力推动现代数智管理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任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参与国家科研课题,主持省市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出版专著1本,论文多篇。团队成员主编省级标准,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并获多个奖项。团队已与行企单位形成产教融合,提供多方位实践平台,倡导智慧化教学和管理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
现代文秘(工程档案智慧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与工程档案、普通档案岗位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建筑工程相关理论、档案管理基本技能、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符合建筑行业、档案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文秘及档案类课程主要有秘书理论与实务、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秘书写作等;建筑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建筑 CAD 等;智慧化课程主要包括 BIM 软件应用实务、无人机驾驶及影视制作、数字档案馆原理与技术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面向建设行业企事业单位、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工程项目部、综合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工程档案管理、普通档案管理、资料员、数字档案管理师等。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换挡提速、转型升级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办公软件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工作技能,能够完成企业基础人事服务、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管理、社保业务经办、劳动关系管理等核心工作任务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管理基础、企业行为学、人力资源规划、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招聘与配置实务、绩效管理实务、培训与开发实务、薪酬管理实务、劳动关系管理、会计基础。
就业前景:本专业就业面向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各类人力资源中介与外包服务机构、一般企事业单位综合行政管理等部门,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人事助理、人才中介、人事代理,发展岗位包括人力资源经理、人事主管、企业管理咨询师等。
人资学子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人力资源服务赛项金牌
人资专业在产教融合中心专业实训室内授课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过硬、适应智慧城市管理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与所从事岗位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智慧城管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业务和企业管理能力,能成长为智慧城管单位或相关服务外包企业的后备管理干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智慧城市数据处理技术、智慧城市数据分析、智慧城市数据建模、智慧城管应用系统开发、智慧城市数据可视化、智慧城管实务、数据库应用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智慧城市设备安装与运维、智慧城市数据采集与分析、智慧城市软件开发等技术应用类工作。
专业承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他们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深入的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教育目标聚焦于学生掌握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教学和项目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专业还注重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职业素养的提升,包括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沟通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培养,旨在为社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主要课程: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数据库与安全、路由交换技术、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管理、渗透测试技术、Web应用安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网络设备综合实训、信息安全设备综合实训、网络攻防综合实训。
就业前景: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络运维、网络设备与信息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网络攻击检测和防范等相关岗位工作。
实训基地:本专业在上虞校区建设数字安全实训基地,占地面积超过1400平方米,建有实训室8间,设备总值超过2000万元,能够满足学生课堂教学、实训需要。同时实训基地内建有多个创新工作室,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项目实训。
与我校合作的友商企业提供5000平方米的大型培训基地,可同时容纳600人上课。基地拥有1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践空间,含30个工位的实训室3间。企业提供价值1000万元的自研实训教学竞赛靶场,并配套提供多功能线上学习平台。
师资团队:我院已建成一支拥有10多人的教学师资团队,包含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教师占比超过30%,“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0%。团队的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和企业实践经历,是一支敬业、务实、高效的教学团队。
学生竞赛:在浙江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三等奖;在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铜奖”;浙江省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码蹄杯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国赛银奖。
所获荣誉: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第二批智能建造技术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浙江省教育领域网信工作领导小组聘请的信息化核心专家,学校第三届教学名师,参与的《互联网+校内实训工场》项目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编制《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面向土建类的活页校本教材3本。
教学团队连续3年被省建设厅评为“先进集体”,6位教师被省建设厅评为“先进个人”。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所从事岗位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运用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相关理论,进行掌握融媒体策划、采编、审核、发布、运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融媒体内容策划采编、管理与运营、信息审核的能力,面向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和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的网络编辑、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职业,能够从事融媒体采编、融媒体运营、互联网信息审核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新媒体文案策划与写作、摄影摄像技术、图形图像处理、视频剪辑及特效处理、融媒体运营实务、H5 融媒体动画制作技术。
就业前景:本专业主要就业面向浙江省内建筑企业、互联网、电子商务、新媒体、现代商贸、广告传媒等各类型企业从事融媒体营运、栏目和广告策划设计、影视后期设计、视频编辑设计以及融媒体中心宣传员、管理员等工作。
校外实践基地探访
校内实训室
物联网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 RFID、无线传感网、嵌入式开发、传感器等基础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测试等能力,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和相关软件开发、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嵌入式技术、物联网设备装调与维护、物联网组网技术、传感器与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产品开发与设计、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导论、物联网设备配置综合实训、物联网工程实施综合实训。
就业前景:面向各类企业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与运维、物联网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物联网安全与网络安全等相关岗位工作。
师资团队:我院已建成一支拥有14人的教学师资团队,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其余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占比100%。
实训环境:依托安恒数字安全产业学院,校方与安恒共建数字安全实训基地,共建设8个实训室,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其中一个实训室为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并配有48套物联网实验箱,为学生学习、实训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网络安全监管平台
数字化监测中心
无人机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无人机飞行原理、系统结构、飞控技术、检测维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有无人机组装、调试、任务作业和故障检测与维护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操控、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行业应用、检测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无人机管控与航迹规划、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维护技术、无人机任务载荷、无人机行业应用技术。
就业前景:本专业主要面向多个与无人机相关的岗位(群),包括无人机装配与调试技术岗位,负责无人机的组装、调试及性能测试;飞行操控岗位,专注于无人机的飞行操作与控制;售前及售后技术服务岗位,为客户提供无人机产品的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行业应用岗位,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农业、测绘、安防等多个领域;以及检测与维护岗位,负责无人机的定期检查、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等工作。